5分钟读懂无人驾驶
尽管外有谷歌、苹果、特斯拉等巨头牵头布局,内有腾讯、百度等纷纷上路,对无
无人驾驶,就是自动驾驶的L5级别(最高级别)。从L1到L5,按车辆逐步脱离司机的手、脚、眼睛、大脑来分级。当司机可以完全脱手,像其他乘客一样做自己的事时,就已实现了无人驾驶。
无人驾驶汽车依靠车载传感器(激光雷达)回传的数据流“听”和“看”,通过GPS定位系统和高清数字地图识别地理位置。
它既能反映大型地理特征,像是高山湖泊,也能反应诸如树木和人行道的分布等微观地形细部。
应用在无人驾驶领域里,则能重点呈现出道路或十字路口的表层静态数据,比如车道线、路叉点、施工地段以及道路标志。
激光雷达通过向周围散射出强烈的脉冲激光,测算出光束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,然后根据激光测距原理计算出周围环境的三维数字模型。
这个体系将如同《攻壳机动队》里演的一样,每辆车都接入中心网络,从而实现规划路线、引导交通。
在未来城市的理想车流里,没有违章、没有事故,大家像鱼群一样快速有序地穿梭。
我们没有必要再自己持有一台车,只要像现在用共享单车一样,实现随时随地出行。
这也将节省一大笔开支,可以和每天只用2小时车却要花大笔金钱购买保险和供车位的生活说拜拜了。
停车场将变成商业或居住空间,道路将变窄,城市面积将变得更大,信号灯和路牌将消失,城市将被重新规划。
汽车使用更高效,能源、环保部门将被重新设计……而这一切仅仅是人工智能革命的开始。
假设你正乘坐一辆无人驾驶汽车,并且正在高速进行中。 前方突然出现一个横穿马路的小孩,使得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做出选择,是冲向这个孩子还是转弯撞上迎面而来的货车。
如果汽车要避开他,就必须撞向的货车,车上乘客很可能受伤甚至死亡...如果不避开,车子刹车不及就会撞上小孩。
但对无人驾驶汽车来说,它们必须要对人和动物、人和人的生命价值做出量化比较。
对这个问题,谷歌首席工程师Andrew Chatham的答案是:答案差不多只有一个:踩刹车,尽量刹车.....
而无人驾驶汽车还将面临更特别的隐私问题——移动的车子,装配上高分辨率的视频摄像头,外加远超人类的感知与识别能力,这不就是无孔不入的“机器人间谍”?
无人驾驶的立法问题,既涉及到安全问题也涉及到追责问题,这些不能光靠巨头推动。
在汽车大国日本,一家保险公司从今年4月起,把自动驾驶期间的交通事故列入汽车保险的赔付对象,这对于解决无人驾驶车的事故责任问题,具有重大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