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驾驶还有多远
4月25日至5月4日,2024北京国际车展举行,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悉数携全新产品以高规格参展。此次车展专门设置了“智驾未来展区”,随处可见“智”字招贴,自动驾驶、智能网联成为这次车展最“吸睛”的元素之一。
5月1日,《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》正式施行。杭州成为除经济特区外,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明确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具体流程的城市,也是全国首个为低速无人车立法的城市。事实上,近些年,国内外众多车企和科技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堪称马不停蹄、紧锣密鼓,给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进程按下加速键。自动驾驶前景充满了想象空间。
但对于很多人来说,“自动驾驶”仅仅是一个充满未来感与科技感的词,既有向往,又有担心:自动驾驶技术难吗?出了问题怎么办?它比人类司机更安全吗?
目前,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标准,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可划分为L0至L5共6个级别:L1至L2为驾驶辅助技术;L3是分界线及以上为自动驾驶,但L3在系统发出请求时,人还可以接管驾驶,L4在绝大部分场景下,车辆可实现自动驾驶,且不需要人类司机干预;L5是在任何场景下,都可以实现自动驾驶,也就是完全自动驾驶。
目前,大多数车企自动驾驶水平处于L2水平,也就是辅助自动驾驶阶段。当前行业主流意见认为,技术从L2循序渐进、不断迭代,最终会达到L4高级别自动驾驶。但在很长时间内,L2可能都会与L4共存。
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介绍,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。一种是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融合感知路线,激光雷达、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构成融合感知体系,以华为、小米、
为代表。纯视觉路线对车端和云端算力都提出较高要求,特斯拉为此自研了车端人工智能(AI)芯片和云端训练芯片。
这两种技术路径,无论是哪一种,都要完成感知、决策和执行三个环节。如何理解呢?自动驾驶系统开车,跟人开车一样,也是靠眼睛(耳朵)、大脑和手脚,分别承担着感知、决策、执行职责。
它的“眼睛”“耳朵”可以是高清摄像头、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、超声波雷达等感知系统,对车辆、行人、交通信号灯、障碍物等环境做出快速准确的识别,确保其“看得懂物”。以上两种技术路线,主要就是从环境感知方面做的划分,这个环节是后续两个环节的基础。
自动驾驶的“大脑”就是“芯片”、算法,用于做决策:车怎么开安全、选择哪条路效率更高,这是“看得懂路”。而控制系统就是用来完成执行动作的“手”和“脚”。
融合感知路线是目前国内车企实现自动驾驶的主要方式。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装载高清摄像头、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,收集车辆周边信息,再配合高精度地图,做出决策。
这种路线,优点十分明显:几种传感器相互配合补充,发挥各自“特长”,数据来源十分多样,这让最终感知结果更加稳定可靠,决策也会更加准确。最大的缺点就是贵——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,都需要高额投入。
此外,地图需持续维护才能“保鲜”。“城市道路天天在变,有时候今天采集完数据,明天就要改。”业内人士介绍,与此同时,从国家安全角度,政府也只允许厂商每隔几个月刷新一次,还要经历漫长的审核,这让高精度地图很难广泛使用。而在实际使用中,当路况与地图不符时,系统就会让司机接管车辆,频繁接管会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。
“会有。只要是机器,就会有漏洞。”贺翔表示,这些漏洞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包括软件错误、硬件故障、传感器误读或者数据处理错误等。
不像手机、电脑卡顿,重启后就可正常运行,而且不会造成重大影响,高速行驶的车如果卡顿了,乘客安全如何保证呢?
“现在业内是有解决方案的,安全是自动驾驶最应优先考虑的要素。”贺翔说,自动驾驶汽车应该都有一个兜底机制,软硬件一旦报错,车会自动执行刹停,或者是让人类司机接管。
持续测试和升级。就像手机软件需要更新一样,自动驾驶系统也需要不断进行测试并更新,以确保能处理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。
使用备用系统。在车辆中安装多套系统,如果主系统出问题,备用系统可以立刻接管,就像飞机上有多个引擎一样宝马娱乐网站bmw0002。
持续改进算法。不断通过实际道路数据学习和优化,使得系统能更智能地处理各种情况。
这些方法,都是为了不断降低自动驾驶系统出现漏铜的几率,确保车越开越聪明,越开越好开。
“自动驾驶安全性要赶超人类司机,这是自动驾驶技术发明的初衷,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人为错误。”贺翔表示,大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,如超速、酒驾、疲劳驾驶、分心、路怒等。自动驾驶系统几乎可以在不分心、不疲劳、不受情绪影响的情况下持续运行,在理论上确实能减少这些常见的人为错误。
“自动驾驶的反应速度和精确性,理论上可以做到比人类要更高。”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说,自动驾驶系统能持续高效监测周围环境,即时对周围发生情况做出反应和决策。此外,它们还能够与其他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通信,协同作业以提高整体交通安全。
但目前自动驾驶系统由于技术上的不足,在安全上仍面临一些挑战,比如在处理复杂交通场景或罕见事件方面,如果它没有遇到过相关场景,就会做出离谱的决策。比如,前一段时间,一台开启智能驾驶的车辆就撞上了前方侧翻的卡车,因为它没认出来轮子朝天的车,就会认为这个场景是安全的。顾维灏表示,随着自动驾驶系统不断学习优化,其安全性有望逐渐实现并最终超过人类驾驶10倍。
尽管自动驾驶前景充满了想象空间,现实却很骨感:在实现全面商业化和广泛应用之前,自动驾驶在成本、技术、法律法规、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仍面临一些困境。
任何产品在真正走向商业落地前,都需面临一个核心问题——成本。自动驾驶成本居高不下是阻碍其普及的因素之一。软硬件开发、数据采集、相关技术测试和验证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投入。
在技术方面,顾维灏表示,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已取得了显著进步,但仍需解决如感知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、人工智能决策系统的健壮性等问题。例如,如何提高在恶劣天气或复杂道路条件下的性能,如何提升模仿人类司机的直觉和决策能力等。
关于政策和法规,顾维灏介绍,自动驾驶的法律责任、安全标准、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尚不明确,这对于规范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、使用、责任归属等方面造成困难。“例如,如果人类司机和自动驾驶系统开的车相撞,责任应如何判定,是人的事儿?还是厂家的事儿?这都需要在法律法规上作出界定。”此外,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、标准不统一,这给自动驾驶车辆的国际化推广也带来了一定障碍。
如今,很多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已推出了泊车和高速辅助驾驶功能,但城市场景才是让消费者直接感知这项技术的最重要途径,因为城市场景才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场景。如果自动驾驶不能在高频和刚需场景实现,所有商业规划都是空中楼阁。
“搞定城市道路,人们才会更加信任自动驾驶,尤其在中国,中国的城市交通状况太复杂了。像北京早高峰,什么车的自动驾驶遇到都会‘疯’。”北京亦庄自动驾驶示范区的一位自动驾驶安全员说。
目前,国内的一些头部车企或科技企业也已陆续落地城市场景辅助驾驶。这些城市场景落地让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有所提升。
顾维灏表示,解决这些困境需要技术创新、法律改革、伦理讨论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。“只有这样,自动驾驶技术才能顺利地融入我们的生活,实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。”